排場哩很!
阜陽這五道美食上央視了!
央視《回家吃飯》聚焦阜陽
向全國傳遞阜陽味道
阜陽
位于安徽省西北部
地處黃淮海平原南端
擁有大面積平坦的耕地
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雨量適中
十分適合小麥、水稻、大豆等
農(nóng)作物的生長
阜陽的糧食產(chǎn)量常年在100億斤以上
因此被稱為百億江淮糧倉
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糧食產(chǎn)量
使阜陽逐漸發(fā)展出許多
物美價廉又美味管飽有面有米又有豆的特色小吃
在央視鏡頭里
阜陽有哪些
早餐:淡麻糊、咸麻糊
在央視介紹中,麻糊是阜陽人心中無可替代的早餐首選,而麻糊又分為咸麻糊和淡麻糊,淡麻糊是米香和黃豆的香味融合在一起,而咸麻糊配料很豐富,有豆皮,海帶、花生、面筋等,兩種麻糊各有風(fēng)味,也各有其忠實的擁護者。
咸麻糊、淡麻糊是怎么做的呢?阜陽人張威現(xiàn)場制作起來:淡麻糊需要原材料是黃豆和大米,把黃豆和大米分別浸泡8個小時,分別與水按照1:8的比例打成漿備用,豆?jié){煮開后,加入少量多次米漿,不斷攪拌直到攪出香味,最后撒上芝麻鹽,熟黃豆與芹菜丁。而咸麻糊首先要和面,將面團放入水中浸泡1小時,泡出面筋備用,炸花生米,加入蔥花、姜絲、五香粉、黑胡椒粉、豆皮和海帶絲,倒入雞湯后不斷攪拌,再加入一些面筋水,將面筋撕成小塊下鍋燉煮5分鐘即可。
在主持人眼中,阜陽是一座融合之地,美食的融合更為明顯,把家家戶戶常見的農(nóng)作物,變幻出不同的花樣,豐富了我們的餐桌。
午餐:太和板面、格拉條
安徽板面,口味咸香微辣,口感筋道爽滑,物美價廉火遍全國。在央視鏡頭中,阜陽人對板面的喜愛贊不絕口。安徽板面起源就是阜陽太和板面,上世紀九十年代,阜陽太和人去河北做起了板面生意,由于價格實惠又美味,逐漸火遍河北,直到如今香飄全國。
一清二白三紅四綠是太和板面的特點,制作板面首先是和面,高筋面粉加入一個雞蛋,揉成面團醒發(fā)20分鐘,羊肉切丁,起鍋下羊油,放入八角、香葉、桂皮、辣椒等調(diào)料,下入羊肉丁炸制20分鐘后,加入適量鹽、水調(diào)味。醒發(fā)好的面團搟成面餅,切成條搟薄摔成面條。起鍋燒水下入面條,小青菜燙煮10秒撈出,加入少許面湯、料汁即可。
“走,斗一碗格拉條去!”央視介紹格拉條時是這樣描述的:“在阜陽,除了大名鼎鼎的羊肉板面,還有一種面條占據(jù)了阜陽面食界的另一把交椅,它筋道實在,量大管飽,帶有濃郁的芝麻香氣,在阜陽人心里,它與羊肉板面難分伯仲,這就是阜陽格拉條了?!?/span>
制作格拉條的付濤告訴主持人,在阜陽的方言里,格拉就是攪拌的意思,制作格拉條第一步是和面,面團醒發(fā)10分鐘,水開后面團放入壓面機里制作成形下鍋,面熟后過遍涼水,吃起來口感更加筋道,再將面條和豆芽一起回鍋3秒,使其口感溫?zé)?,最后加入鹽、蒜汁、辣椒油、醬油、芝麻醬等攪拌均勻即可。
嘗了一口格拉條,主持人說:“首先是面香,既有芝麻的香味,也有一點辣,再加上一些配菜綜合起來,格拉條真的是一種人間美味!”
晚餐:煎涼粉
推薦一個咱們阜陽最好吃的小吃,你會推薦什么?在央視鏡頭里,辣中帶著蒜香味,外焦里嫩的煎涼粉瞬間吸引了主持人的注意。阜陽人唐艷,已經(jīng)擺攤做煎涼粉12年了,她告訴主持人,煎涼粉是阜陽傳統(tǒng)的名小吃,也是阜陽人童年的記憶味道。
煎涼粉的原料是豌豆,起鍋燒水,將水燒開至50-60°C,溫水化開豌豆粉,豌豆粉與水按照1:5的比例調(diào)配,順時針攪拌,煮開冒泡,放入冰箱冷卻1小時后拿出。冷鍋下入涼粉后再加入油,這樣不易糊鍋,煎粉煎至透明,碗里放入鹽、辣椒面、雞精等調(diào)料攪拌均勻鋪在涼粉上,再打入雞蛋液翻炒撒蔥花即可。
從最初的太和板面、阜陽卷饃
遍布全國多個城市
再到“來阜陽
必先到東關(guān)吃個早餐”
如今
街頭巷尾間
那一碗碗地道的阜陽美食
已成為外地游客了解阜陽的另一種方式
當越來越多的人
給阜陽這座城市、美食
以及服務(wù)“點贊”時
阜陽,正在給力!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