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火災的三要素:
溫度、濕度和單位可燃的載量。
我國森林防火的方針是什么?
我國森林防火的方針是“預防為主,積極消滅”。
什么是森林防火?
森林防火是指森林,林木和林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活動的總稱。
引起林火發(fā)生的火源有哪幾大類?
引起林火發(fā)生的火源,通??煞譃閮纱箢悾刺烊换鹪春腿藶榛鹪?。
日常生活中,廣大群眾和游客到林區(qū)游玩要注意哪些防止森林火災的發(fā)生呢?
我省95%以上的森林火災都是人為因素引起的,因此讓森林遠離火災、讓人們遠離危險,需要人人參與,牢記森林防火、人人有責,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認清火災危害,提高防火意識,自覺遵守森林防火法律法規(guī),當我們在林區(qū)發(fā)現違規(guī)用火行為時,要主動制止,對不聽勸阻的要及時向防火主管部門報告。 對此,我們提醒您,進山入林請掃“防火碼”,并嚴格遵守野外火源管理“十不要”: (1)不要攜帶打火機或火柴進山; (2)不要在林區(qū)玩花燈或燃放孔明燈; (3)不要在林內燒香或燒紙錢; (4)不要在林內野炊或燒烤; (5)不要在林內燒蜂窩或放火驅趕動物; (6)不要在林內燃放煙花爆竹; (7)不要在林內打火把照明; (8)不要在林內吸煙或亂扔煙頭; (9)不要在山邊林內燒田埂、秸稈和雜草; (10)不要在林內生火取暖和烤衣服。
在什么情況下會發(fā)生森林火災?
發(fā)生森林火災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,即可燃物、氧氣(助燃物)和一定的溫度。如果森林中存在很多可燃物,又具備可以引起森林燃燒的火險天氣條件時,火源是發(fā)生森林火災的主導因素,沒有火源,森林是不會發(fā)生火災的。
發(fā)生森林火災的危害和后果都有哪些?
1.燒毀森林植被資源,降低林分密度,破壞森林結構; 2.危害野生動物,引起水土流失、空氣污染; 3.燒毀林區(qū)生活生產設施,危及林區(qū)人民生命財產安全;促使森林環(huán)境發(fā)生急劇變化; 4.影響工農業(yè)生產,影響社會安定。
發(fā)生什么樣的火災應立即上報告國家森林防火指揮機構,并由國家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按照規(guī)定報告國務院?
(一)國界附近的森林火災; (二)重大、特別重大森林火災; (三)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傷的森林火災; (四)威脅居民區(qū)或者重要設施的森林火災; (五)24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; (六)未開發(fā)原始林區(qū)的森林火災; (七)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交界地區(qū)危險性大的森林火災; (八)需要國家支援撲救的森林火災。
我市的森林防火期是?
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4月30日。
森林火災是如何劃分等級的?
(一)一般森林火災: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,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,或者重傷1人以上10人以下的; (二)較大森林火災: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上100公頃以下的,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,或者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; (三)重大森林火災:受害森林面積在10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的,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,或者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; (四)特別重大森林火災:受害森林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的,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,或者重傷100人以上的。
旅游時遭遇森林火災如何處置?
根據日常工作經驗,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一個六字訣,一是"撥",立即撥打全國統(tǒng)一的森林火災專用報警電話“12119”報警,報告火災發(fā)生地點、火勢等情況;二是"想",保持清醒,判斷風向,快速轉移避險,切記不可順風而逃;三是"跑",沾濕衣物捂住口鼻,包住頭,逆風奔跑,找到植被稀疏地逃生;四是"臥",當被大火圍困來不及逃生時,可選擇植被相對稀疏的空曠地方,腳朝火沖來的方向,俯臥避險,挖濕土坑,把臉放進小坑里面,雙手壓在胸前;五是"下",如果山腰遇火,快速逆風向山下或者橫跑,切忌往山上跑; 六是"避",逃離火災現場后,還要防止蚊蟲、蛇、野獸、毒蜂的侵襲。
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發(fā)生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: (1)自然因素:火山爆發(fā)、閃電雷擊、隕石墜落、滾石摩擦、自燃等。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的1%左右,主要是在大興安嶺、新疆等高緯度地區(qū)發(fā)生的雷擊火,但近幾年,受極端天氣影響,在我省也有發(fā)生。 (2)人為因素:一是燒田坎、燒荒、打獵、開山采石放炮等生產性用火引起森林火災;二是上墳燒紙、野外吸煙、野炊和取暖做飯等非生產性用火引起森林火災;三是生活陋習:節(jié)日、喜慶婚喪等活動放焰火、鞭炮引起;四是癡呆人員、精神病患者或無行為控制能力人員(如兒童、老年人等)玩火引起;五是故意縱火等違法犯罪活動。 (3)其他因素:航空航天器墜落、機車跑火、電線短路、戰(zhàn)爭(軍事行動)等也能引發(fā)森林火災。 近年來,我省森林火災主要由上墳燒紙、野外吸煙等原因引起。森林火災發(fā)生相對集中在冬至、春節(jié)、元宵節(jié)和清明節(jié)期間,占總數的80%左右。特別是三、四月為人們上墳掃墓、旅游踏青的大好季節(jié),但也是森林火災的多發(fā)時期。 受傳統(tǒng)生產方式影響,農村夏收、秋收季節(jié)“燒秸稈、燒地頭”現象普遍存在;其他時段的上墳祭祖、民俗活動中焚香燒紙等傳統(tǒng)習慣,短時間內還難以從根本改變;森林旅游、綠色休閑游的迅猛發(fā)展,使得入山人員逐年增多,這些因素相互交織,夏秋季節(jié)發(fā)生森林火災的情況也時有發(fā)生。
撲救森林火災的原理是什么?如何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?
我們都知道,火災燃燒有“三要素”,分別是可燃物、氧氣和熱源(火源)三者結合,那么,撲救森林火災的原理,即:破壞森林燃燒的條件,只有消除“三要素”中的任何一個,燃燒就會停止。 預防森林火災,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災發(fā)生的規(guī)律,采取行政、法律、經濟和工程相結合的辦法,運用科學技術手段,最大限度減少火災發(fā)生次數,從火災源頭考慮,禁止將火種帶進林區(qū),就會防止森林火災發(fā)生。 撲救森林火災,就是要在了解森林火災燃燒規(guī)律的基礎上,建立科學的組織指揮體系,建立專業(yè)的撲火隊伍,運用高效的撲火機具和科學的滅火方法,阻止林區(qū)火勢蔓延,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和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破壞。
十四五期間森林防滅火主要開展哪些工作?
十四五期間,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重點圍繞改善基礎設施建設,提高“監(jiān)測預警、指揮調度、搶險救援”三大能力。(1)開展森林防火航空巡護和消防,改善瞭望監(jiān)測手段,加強森林防火視頻融合系統(tǒng)建設,使重點區(qū)域林火監(jiān)測覆蓋率達到 90%以上。(2)加快完善全省森林防火數字通信系統(tǒng)和信息指揮系統(tǒng),結合 5G 和云技術,實現語音、數據和圖像傳輸相結合的現代通信和指揮模式,使重點區(qū)域火場通訊覆蓋率達到 95%以上。(3)增強森林自身抵御火災能力,加強森林防火重點區(qū)域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和林火阻隔系統(tǒng)建設,形成阻隔功能較強的林火阻隔體系,力爭全省實現國有林區(qū)路網密度 3.5 米/公頃。
森林火災的撲救方法有哪些?
人工撲打:人工撲打是撲滅地面火常用的方法,也是經濟而有效的方法。用撲火工具掃除已著火的可燃物和火灰、火炭、星,使未著火的可燃物脫離火源,破壞預熱作用。 水滅火:水是最廉價的滅火劑,能夠撲滅地下火、地表火、樹冠火。特別是林區(qū)地下火,未清理的采伐跡地和植物茂密、腐殖質層厚的原始林區(qū),非用水滅不可。 土滅火:用泥沙覆蓋燃燒物質,使其減少氧氣供應量,甚至隔絕氧氣,破壞燃燒條件,這是比較古老的滅火方法。在沒有水的情況下,用此法比較省事和有效。
什么是森林火災?
指發(fā)生在除城市市區(qū)以外,林地內失去人為控制,自由蔓延和擴張,對森林、森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和人類帶來一定危害和損失的林火行為,是一種突發(fā)性強、破壞性大、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。